第一次遇到她,是大约5年前,是一名前台,我上门介绍软件,他们厂规模不小,老板没待见我,一是已经有软件在用,二是觉得无人引荐上门推销的就是不靠谱的产品,但是她还客气的接待了我,还给了我机会,让我打开电脑演示了一下,并且不断在和他们在用的进行比较,当然,老板不是她,我留了名片,告辞走人。

去年的一天,有人引荐,到一家汽修厂谈谈信息化方案,到了厂里,觉得接待我的人有点面熟,好奇的打听过后,原来引荐的人就是她,她已经是这家厂售后负责人,也是股东,这工作状态变化还真是挺大,尤其是一位女性。可以说是我接触汽修行业以来,从前台成长为老板的女性第一人。
她待人还是挺客气,我问她为什么不用以前的软件了,不是更加顺手么?她说:自己是仔细研究过的,存在管理中的漏洞,以前的软件解决不了,当时看我演示的时候,就特地询问过这事情,觉得我们的软件中没有这个问题。......,其实我早就忘了还有这茬,只是感觉上门和客户沟通还是很重要的,不然这次机会一定不会有。
虽然她买了软件,也没有还价,其实我并没有把她当做大客户,在我心里,能把软件用好,产生管理价值的,才是我的大客户,因为那才是种子客户。所以,平常也仅限于电话、微信和难得上门沟通回访。
不过,她对管理软件的行为在慢慢改变我的看法,公众号的运营,是大多数汽修厂的短板,甚至于大多数汽修厂的公众号已经做死了,她的公众号粉丝却很多,了解以后,她的想法就是让车主通过公众号和软件打通,透明消费,在她看来,透明大于一切的解释。同时,她会线下线上结合做一些月度活动,这招也很有效,粉丝变成了铁丝,每次都会给她带来新朋友,这就是她的生意之道中的一点点。
我们在交流中得知,因为她知名度的提高,不少软件商找她,给她演示这样那样的新功能,甚至还有车牌号拍照后弹出保险信息的信息贩子来推销,但她告诉我的是:我就这些员工,我们把自己该做的工作都扎扎实实做好了,用微笑面对每位和我们有交集的客户,我们的价值就已经有了,多说一句:你们现在的软件我已经用好了,也没必要为了虚无的功能去浪费钱。
上个月底,她打我电话,告诉我马上有个新厂开出来了,我说你工作就这样有效率,她说这也是厚积薄发,很多当地的其他区域的车主希望得到她更近的服务。
今天看到她,还是面带笑容的,自然的夸奖着装修的老张,表扬着擦桌子的小王,前台一派喜气,我说,在你这个环境中,人的确是开心工作,工作开心,两年开了两个厂,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啊?
还是那句话:做好我自己,再开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。
有希望和老板娘沟通交流管理产生效益的,我可以引荐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