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洗车是一种车主的显性需求、刚性需求,在少数汽修厂把小保养都当作引流手段的情况下,洗车就更应该算引流的方法了吧。
虽然,人人都知道种菜要施肥,但是该怎么施,什么时候施,施什么肥,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,结果自然大相径庭,我们也算目睹了很多汽修服务店或厂通过洗车做引流的过程的人,总结一些现象和过程,算为希望找方法和做好引流的老板做点共享。
首先,要明确洗车是不是自己的引流项目:
遇到过一家汽修厂,规模很大,以前没有像样的洗车环境,就一个角落的空地,有个小型高压洗车机,再弄几块毛巾,简单解决车辆的内外清洗,没有专人,更谈不上从洗车进行各种转化,老板听到洗车引流的方法,觉得很好,匆忙将两间门面装修为洗车间,环境和设备都不亚于洗美同行,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:人,洗车工招不到,没想到还要销售人员。结果修理工去洗,不愿意的情绪放在脸上,没有经过培训,洗也洗不干净,客户满意度反而下降,更加谈不上销售转化;
第二,有设备、有人的情况下:
遇到过一家汽修厂,规模不小,原本就是一站式服务,人工洗车,老板算来算去,洗车带来的收益扯平支出都难,听说洗车引流的方法,觉得很好,引入自动洗车机,3分钟洗一辆,送出很多纸质洗车券,来了一些陌生车主,但业绩依旧没有提升,问到原因时,老板说洗车人员费用少了,但洗车引流的流程没有施行起来,效果没有想象的好;
第三,感觉有达到引流的效果,但是效果比较短期:
遇到过一家汽修厂,规模不小,有个原来的洗车工转化为引导人员和洗车机的维护人员,发出去很多电子洗车券,在遇到轮胎或外表比较脏的车辆,会先人工进行冲洗,能保障洗车的普通质量标准,同时还提供另外一位洗车工用毛巾将外表基本擦干,还有一名人员引导车主到休息区,刚开始大家积极性挺高,但老板没有选择用绩效考核的方案,都是死工资,洗车工换了好几波,引导人员也天天玩手机,引来了,但是没有留下来。
旁观者清,我们做系统运营的,讲究整体流程和运营效果,提出如下多点解决思路:
1、设计好整体流程,而不是只走一步,下棋一定要有全盘思路,举个例子:建立了洗车环节,如何宣传出去?车主来了,检查工作谁来操作?如何让车主来体验了还觉得不错,下次还要来?要让参与者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,与其他岗位的配合,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工作。

2、用好互联网,在人员数量减少的情况下,必须有效提高工作效率,不仅是宣传要用,服务也要用,提升车主体验,提升车主的参与意识。

3、量化管理方案要建立,熙熙攘攘皆为利来,思想教育少不了,多劳多得更重要,引来按效果付费,转化按实际付费,业务渠道拓宽,效果更加明确。

4、销售推广方案可以周期轮换,洗车洗干净了,而且还是免费的,车主总是满意的,这时可能主动有其他的服务需求,但比例不高,我们就需要引发这种需求,车辆毕竟是受日晒雨淋的,质量再好也会老化,再说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,关键在于不断的学习和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