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免费保养遇上差别服务:一位车主的真实体验与思考
公司新闻 2025-11-06 39
近日,笔者亲身经历了一次作为“优惠券客户”的4S店保养体验,感触颇多,特此分享,希望能为行业提供一些思考。
那天,我拿着买车时争取来的免费保养券,按时前往4S店进行例行保养。接待过程中,店员一边查询系统中的优惠券信息,一边不断推荐附加服务:加点钱换更好的机油、支付一百多元做四轮调换……本着对车辆的基本了解和理性消费原则,我婉拒了这些额外项目。
保养结束后,我发现车辆清洗得并不干净,对此,接待员的解释是:“年纪大的洗车工就是这样。”唯一值得感谢的是,他们至少为轮胎充了气。最后,接待员特别叮嘱,收到点评单时“一定要都填好”。
这让我不禁思考:我代表了一大部分普通车主的消费观——保养一定会按时按公里数做,有免费的也一定不会放弃,认知范围内不需要的也不会盲目增加消费。然而,这样的服务品质,却让我怀疑:即使我花了钱,其他项目是否就能做好?
优惠券客户也是潜在长期客户
从商业逻辑看,厂家发放免费保养券的目的是引流,希望借此建立客户关系,培养长期忠诚度。但若服务差别对待,引流反而会起到反效果。
我们不妨思考:
服务品质是最好的推销
那位接待员可能不知道,我其实正考虑不久后更换刹车片和轮胎。但经过这次体验,我已将这家店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。
在信息透明的今天,车主们通过各种渠道交流体验。一次差评,失去的不仅是一位潜在客户,更可能是他背后整个社交圈的信赖。
思考与建议
针对通过优惠券或免费券进店的车主,我们是否能够:
一视同仁:无论客户消费金额大小,提供一致的服务品质
专业引领:用专业知识和真诚建议代替机械式推销
细节制胜:把每个简单环节做到极致,赢得信任
长远眼光:认识到今天的“免费客户”可能是明天的“付费客户”
汽车服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,4S店与独立修理厂、连锁快修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唯有真诚、专业的服务,才能建立起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。
一次免费的保养服务,本是一次展示专业、建立信任的绝佳机会。别让短视行为,毁了长期的客户关系。
与各位同仁共勉。
—— 一位普通车主